一條根色可分為主根色、旁根色、尾根色;根據色調可分為豆根色、烏根色、后江色等。

翡翠色、種質是有內在聯繫的,這與它們“出身”有緊密關係。

根色相同的特點,是水頭好、質量細,可為做戒面的材料。


團色-變化較大的顏色


購買原石的行家均知道有的翡翠與根色不同,它是不規則的一團團或成斑點分布的,例如白底青翡翠、烏紗種翡翠等,它們的形成又是另一種方式了。


交代方式形成的綠色翡翠具有以下特徵:


(1)    顏色形狀不規則,與周圍岩石成彎曲的邊界線,具有無數的凸出部和鋸齒狀的外貌,所以可形成團塊狀的顏色,規模小則成雨點狀、斑點狀的顏色。如白底青的綠色。


(2)    交代方式形成的晶體,一般無定向排列,而是均勻地向各個方向生長,並且在各方向生長,並且在各方向上所受的限制也都一樣。


(3)    在礦石(綠色)中,有未被轉換的圍岩(“底”)的部分。這也就是交代形成的綠色翡翠比較不穩定的原因,或者也就是不可能滿色的原因。


(4)    在交代時,礦石(綠色翡翠)可以保存有被轉換夾底岩石(“底”)的構造,如原來岩石的紋路、裂紋等構造。例如黑烏砂是典型交代作用形成的綠色。


以上標誌是交代形成的綠色翡翠與填充形成的根色翡翠不同之處。

一般來講,交代形成的顏色,無規律性,變化較大。

顏色可以是鮮綠色,但晶體顆粒較粗,晶體排列無一定方向,透光性(與根色比)較差,

往往有可能形成有色無根的翡翠,或者很髒的污“底”與綠色混合在一起的情況,

因而降低了翡翠的價值。這就是烏紗種變化那麼大的原因。

根據以上特點,即使是成品也可以區分其根色還是團色。


了解更多翡翠知識

JJC國際翡翠基礎鑑定課程

https://tdlife.company/ouyangJJC