綠色系列


分為滿色和不滿色兩個系列。

滿色按照深淺鮮暗可分為:老坑種、乾青種、鐵(天)龍生種、油青種、芙蓉種、豆青種。不滿色的綠色翡翠又分為:飄花種、金絲種、花青種、白底青種。


(1)   老坑種

提起”老坑種”,許多人腦子裡就會浮現出頂級翡翠的形象。之所以會有這樣的聯想,是有原因的:中國人講究根基和傳統,有念舊、也有懷古的情結,所以年份越老的翡翠,越有歷史,越有故事,也越有深意。因此有漂亮的內涵;許多年流傳了下來,依然能保存下來,鮮豔,那麼剔透,奪目,證明了他確實是品質可靠、經得住時間考驗的物品。
 
老坑種,指的是翡翠中的高翠上品,又稱”老坑玻璃種”,以其色符合正、濃、鮮、均,質地細而透光度佳為特徵,大多主要為”根色”的原料。當然即使都稱為老坑種,它的質量相對也有高低之分,有的透明度高一些,有的透明度稍差一些,其價值也有差別,但無論如何是有色有種,顏色的正偏,瑕疵多少,比較吸引人的翡翠品種。
 
顏色:有一定濃度的綠,但深而不暗,不偏灰,色澤鮮艷,純正的綠色,分布均勻。

透光度:半透明至透明。

反光度:玻璃光澤。

結構:比較細膩,即玻璃地。

產出:大多在緬甸的次生礦床中找到,而緬甸翡翠次生礦床較早開採,因此為老坑。

紫外螢光下:一般無螢光。

查爾斯濾色鏡下:不顯示紅色。

用途:常用來做高檔光身的首飾。


(2)   乾青種

屬於鈉鉻輝石質翡翠。


顏色:幾乎滿綠色,顏色濃艷,由鈉鉻輝石致色,鉻的含量多時,顏色深呈現黑色,黑色稱為黑乾青,鉻含量適當呈現鮮綠色。

透光度:比較差,幾乎不透明。

反光度:玻璃光澤。

結構:粗粒-中粒,粒狀結構。

內涵物:往往有些黑點,即鉻鐵礦和美鈉閃石。

紫外螢光下:一般無螢光。

查爾斯濾色鏡下:不顯示紅色。

用途:往往用來做較薄的首飾。雲南人又稱這種翡翠為”廣片,即廣東人用來做薄片狀的翡翠成品。其顏色是鮮綠色,也很美麗的。


(3)   鐵(天)龍生種

鐵(天)龍生種為緬甸語翻譯的名稱,意思是”滿綠”的意思。


顏色:一般較鮮艷的綠色,深淺有變化。綠色比干青種淺,但綠色也比較鮮。

透光度:差。質細都有半分水。

反光度:玻璃光澤。

結構:多數顆粒較粗。有的質地比較細,屬於級別比較高的天龍生種,與老坑種幾乎可比美。

紫外螢光下:一般無螢光。

查爾斯濾色鏡下:不顯示紅色。

內含物:含黑點少,往往含有白花。

用途:質量有高有低,從原料質量方面,可分為八個級別,是根據顏色鮮暗、質地粗細、水頭的長短、雜質和系列多少而分的。質地粗,水頭差,則多用來做珠鍊。


(4)   油青種

顏色:顏色不是純綠色,摻有咖啡色或帶一些藍色,較暗綠色,因此不受人歡迎,有沉悶感,它的顏色可以由淺至深。

透光度:一般較好。有一定的”水頭”。

反光度:表面光澤似油脂光澤,因此稱為油青種。

結構:晶體結構,往往是纖維狀,可以比較細。

紫外螢光下:一般無螢光。

查爾斯濾色鏡下:不顯示紅色。

用途:南方人一般不大喜歡油青種,在北方比較受人歡迎,常常被用來製成手鐲或一些雕件。質量有高有低,但往往不能達到高價首飾行列。


(5)   芙蓉種

顏色:一般為淡綠色,不帶藍,綠的較純正並且顏色分布較均勻。

透光度:中等,冰地至糯地,色雖不夠濃,但紋路比較清晰,種雖不是很透,也很滋潤。

反光度:玻璃光澤。

結構:質地比豆種細,結構會使人感到有顆粒狀,但看不到顆粒的界線。

紫外螢光下:一般無螢光。

查爾斯濾色鏡下:不顯示紅色。
 

(6)   豆青種(冰豆、彩豆、甜豆、貓豆種)

顏色:典型綠豆顏色,顏色淺,偏黃,鮮陽度差,成倉色出現。

透光度:差-中等。

反光度:玻璃光澤。

結構:粗至細的粒狀結構

紫外螢光下:一般無螢光。

查爾斯濾色鏡下:不顯示紅色。

用途:為中-低檔的翡翠種屬,往往用來做手鐲。豆種易生色,也有質細、色多的甜豆種。

(7)   雷劈種

雷劈種,這種名稱很形象,因這種翡翠多數天生裂紋,就好像被雷劈過一樣。

顏色:具有一定的綠色。

透光度:不透明。

結構:由於裂紋很不規則,又無方向性,所以無法避開,只能做些小件成品,屬於低價貨。雷劈種翡翠的裂紋性質是張性裂紋,分布無一定方向,是一種龜裂文的特徵,這種形式的裂紋很普遍的產生在許多露出地表的岩石中,這是由於翡翠露出地表的部分,長期受到日曬雨淋,貨在開採時火燒水沖等結果。根本原因是由於翡翠傳熱性慢,白天外表受到日曬形成高溫,慢慢轉向內部,直到夜晚內部還是熱的,這時外表的空氣已經轉冷,這樣的內熱外冷,內部膨脹、外表收縮,天長日久,慢慢駛翡翠產生了層層剝落及不規則的龜紋了。
 
(8)  馬牙種

顏色:大多為綠色。

透光度:不透明。

反光度:表面的光澤如同珐琅、瓷器。

結構:質地較細,有色無種,仔細觀察到綠色當中有很細的一絲絲白條為梳狀結構。

用途:馬牙種翡翠多為不透明的,在當今市場價值並不高,屬中檔貨。市場中的遇見多為有色無種、烟嘴及鼻烟壺等。

(9)飄花種

顏色:淺色的底上,綠色呈孤立的點狀或不規則狀分布,互不相連,似浮在”地子”上,例如冰地飄花種。

紫外螢光下:一般無螢光。

查爾斯濾色鏡下:不顯示紅色。


(10)金絲種

顏色:成一絲絲狀分布,互相是平行排列的,綠色是沿一定方向間斷出現的,綠色的條帶可粗可細,”地子”可以有不同的類型,當然玻璃的金絲種最佳。

紫外螢光下:一般無螢光。

查爾斯濾色鏡下:不顯示紅色。

評價:金絲種的翡翠的質量要看它綠色的色澤和綠色帶所佔的比例多少,以及質地粗細的情況而定。從顏色條帶來看,顏色條帶粗,占面積比例大,顏色又比較鮮艷的,價值就很高;相反顏色帶稀稀落落,又淺色的就便宜多了。


(11)花青種

定義:主要指的是顏色分布的類型。凡是綠色分布不均勻的翡翠均可統稱花青種。

顏色:綠色分布成脈狀或斑,或狀而又非常不規則。底色可能為淡綠色或其他顏色。

結構:質地可粗可細。質地細、水頭高的花青種,可托高它的顏色。

紫外螢光下:一般無螢光。

查爾斯濾色鏡下:不顯示紅色。

分類:花青種可以進一步分為:豆底花青、冰地花青、油底華青……玻璃底花青就十分珍貴。


(12)”八三”種

“八三”種,又稱”八三花青”種,它是香港行家在拍賣會上發現的一種翡翠新種稱呼,這種翡翠原料於1983年在市場上大量出現,因而得名。大陸市場稱為”巴山種”,緬甸市場稱為”詩瑪”。它與一般花青種翡翠不同之處,是它的底色白中帶有淡紫色斑點,並且有不規則分布的綠斑,質地粗,是粗豆底,而且種乾。”八三花青”種容易購到較大的原料,可以用來做手鐲,做成後,再製成B貨,就可以賣更好的價錢。

當我們選購玉器飾物時,如果能認出是”八三花青”種翡翠製成的,而且比較透明,我們就要懷疑這件”八三花青”飾物,是否經浸酸後再注入樹脂處理而做成的B貨,當然要經進一步證明才能得出正確答案。有一位緬甸礦主說:詩瑪礦床下開採出現質較細、種較好可稱為”八三品種”。


(13)白底青種

顏色:白底青腫的綠色是較鮮艷的,因為底色較白更顯白綠分明,綠色部 分大多是團塊狀出現。鮮綠色塊就是含鉻形成的。電子探針分析結果, 因為它含鉻成分高,所以好的白底青顏色呈現濃艷椒綠色。

透光度:大多不透明。

結構:質地較粗,常為粒狀結構。

紫外螢光下:一般無螢光,但偶的白底青,底色會呈現螢光。

查爾斯濾色鏡下:不顯示紅色。

內含物:底色一般較白,有時也會有雜質。

產出:白底青種是緬甸翡翠中分布較廣泛的一種,為原生礦的一種,所以原料是無風化外皮的新品種。


了解更多翡翠知識

JJC國際基礎翡翠鑑定證照課程

https://tdlife.company/ouyangJJC